奮戰開門紅 鎮長話經濟”第二、三場發布會舉行
3月16日,“奮戰開門紅鎮長話經濟”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三場舉行,廣華寺街道、周磯街道、泰豐街道、高場街道、后湖管理區、老新鎮、浩口鎮、周磯管理區、龍灣鎮、熊口鎮行政負責人介紹相關情況,就媒體記者、企業代表的提問作出詳細解答。
廣華寺街道
聚力攀高樹新標奮力打造副中心
過去一年,廣華寺街道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實際、真抓實干,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全年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4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達9.6%。
2025年,廣華寺街道將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千億突破、百強進位”發展目標,干字當頭,實字為要,努力為潛江加快實現“千億突破、百強進位”貢獻廣華力量、展現廣華作為。
將以街道“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全力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強化精準調度,推進重點項目,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緊盯節點,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重點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達效;聚焦重點領域,實施精準招商,因地制宜開展針對性的招商;主動靠前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建立健全服務機制,落實專班包保,及時回應企業的合理訴求。全力推動城區風貌煥新升級,堅持戰略規劃引領,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完善交通路網體系。全力推動公共服務普惠共享,打造業態豐富的西城商貿中心、特色精品的石油文旅路線和層次完備的綜合養老體系。(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周瑩)
泰豐街道
凝心聚力勇前行爭當發展排頭兵
一直以來,泰豐街道秉承“四新泰豐”建設理念,持續抬升標桿,穩步向前。2024年,街道限上商貿銷售額20億元,稅收收入1.5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億元。
2025年,泰豐街道將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緊緊圍繞全市“千億突破、百強進位”發展目標,聚焦城市經濟發展主戰場、城鄉治理主陣地、加快發展主力軍三個工作目標,著力強信心、穩預期、促發展,跑好“第一棒”,爭當經濟發展建設排頭兵。
在產業發展上提量提質,深耕特色主導產業,以特色鮮明聚力商貿服務業擴容擴面發展,為加速“新型城鎮化”蓄勢添力;聚力農文旅融合,蓄力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培育消費新動能,更好地聚集人氣商氣、拉動消費增長。在項目服務上用心用力,著力優服務,全力保要素,力抓招商。在城鄉面貌上出新出彩,扎實推動城市更新提速,以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縱深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以整治“三堆兩垛”“三亂”為抓手,聚焦農村廁所、污水、垃圾治理,推動垃圾分類試點先行,全面常態化推進城鄉環境改善。(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周瑩)
后湖管理區
精準施策強產業點燃發展新引擎
2024年,后湖管理區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今年,后湖管理區將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細化舉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精準施策,點燃發展“新引擎”。高位推動產業強基工程,深入貫徹省“蝦十條”實施意見,全力支持潛網集團建設,鞏固全國小龍蝦鮮活貿易戰略樞紐地位。夯實產業空間載體,構建“養殖-加工-交易”一體化產業基地。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區域交通便利性和物流承載能力。
拓寬渠道,搭建合作“新平臺”。聚焦供應鏈思維,完善潛江小龍蝦供應鏈服務平臺功能模塊,動態更新各項服務信息。創新金融供給,破解融資難題,保障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深化數字賦能,提升協同效能,開發供應鏈智能調度系統,開展“潛江龍蝦”品牌全球營銷,實施“萬名新農人培育計劃”。
優化服務,提升工作“新效能”。選派“紅領書記”進企業,爭取各項惠企政策盡快落實;積極對接在談項目,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深化監管服務,筑牢產業發展根基。(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譚欣)
浩口鎮
錨定千強新目標開局奮進正當時
今年以來,浩口鎮錨定發展任務,搶抓發展機遇,加快實現千強鎮競技趕超、提質增效,全力以赴開好局、起好步。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做好工業強鎮文章。今年1至2月,浩口鎮工業產值達6300萬元,同比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等指標均增長,一季度新增規上工業企業兩家。
該鎮錨定產業提級聚合力,做優做強紡織服裝、綠色能源、木材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緊扣項目提速增動力,深化項目“6411”攻堅行動,建立“一項目一專班”服務機制,實施日跟進、周調度。聚焦服務提質激活力,持續優化全要素保障,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一季度兌現惠企資金408萬元。
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做好農業富鎮文章。夯實區域發展基礎支撐,水網路網、國道改擴建等工程穩步推進,爭取全域國土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提升農業生產綜合保障能力。促進特色農業富農增收,完善“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產機制,依托蝦稻共作、果蔬基地,帶動農戶增收與村集體增收。煥新集鎮鄉村內外形象,統籌美麗集鎮、和美鄉村建設規劃,營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宜居環境。(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譚欣)
龍灣鎮
聚力攻堅開新局 實干爭先促躍升
1至2月,龍灣鎮完成固定投資0.8億元,同比增長55.8%;完成工業總產值1.7億元,同比增長28.6%,新增“四上”企業2家。
激活產業新引擎。構建“初創孵化+小微扶持+規上培育”三級培育體系,開展“個轉企、企升規”行動,全年力爭新增6家“四上”企業。推動重點技改升級項目投產達效,規上工業總產值劍指15億元。與4家銀行達成融資協議,破解6家企業資金難題。搭建“企業-工人”雙向平臺,輸送技工130余人,保障12家企業100%復工。
厚植發展新優勢。聚焦新能源、現代農業、傳統服裝產業精準招商,重點對接4個在談項目,意向引資12.74億元。專班高質量服務兩大標桿工程、三大重點項目,助力簽約項目早開工、在建項目早投產,力爭全年落地項目7個以上,帶動固投突破9億元。
繪就宜居新畫卷。建成1500畝“四季有蝦”精養基地,整合60余家市場主體打造62畝農產品集散中心。依托現有資源開發考古研學旅游產品,大力推進民生工程。扎實開展“三無兩少”試點建設,創新“10分鐘”垃圾清運模式,擦亮荊楚文化特色小鎮名片。該鎮正以“開局沖刺”姿態,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潛江篇章的龍灣實踐。(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曹以成)
周磯街道
抬升標桿抓發展乘勢而上勇爭先
2024年,周磯街道凝神聚力抓發展,共有“四上”企業27家,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1.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4.78億元,入庫稅收達3.3億元。
2025年,周磯街道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新春第一會”、市三級干部會議精神,聚焦聚力支點建設,實施“九大工程”,乘勢而上、奮勇爭先,全力以赴為“千億突破、百強進位”作貢獻、建新功。
在經濟發展上爭先進位,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挖掘存量企業增量,對重點行業和企業精準監測調度。項目建引上爭先進位,落實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確保重點項目按時開工投產;服務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招引盤活閑置資產。優化環境上爭先進位,深化為企服務“敲門行動”,配備專員精準服務,強化政銀企協同,緩解企業用工壓力,保障企業合法權益。鄉村振興上爭先進位,以工業化思維提升鄉村產業水平,壯大特色產業,推廣農文旅融合新模式;更大力度推進“清潔家園”,以共建共治理念強化人居環境整治,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周瑩)
高場街道
務實篤行謀發展蓄力奮戰“開門紅”
高場街道立足資源稟賦,精耕細作蝦稻產業,形成集良種繁育、蝦稻加工、科教研學于一體的蝦稻全產業鏈條。
今年以來,高場街道以務實奮進、全力沖刺的姿態,迎來開門紅。1至2月,規上工業總產值1.78億元,同比增長18.01%;累計完成限上商貿銷售額4200萬元,同比增長88.7%。
抓招商,奮力引活水。通過外出招商、主動上門、持續跟蹤等舉措,總體招商成效顯著,為全年經濟發展引來涓涓活水。
抓項目,全力促投產。推行“一個項目一套專班,全程服務一抓到底”模式,全力以赴保障項目高效有序推進,確保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
抓三農,聚力建新村。截至目前,已累計整合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5200余萬元,實施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戰略。2025年將落實好5000萬元美麗鄉村示范區建設項目,整合多方資源,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扮靚美麗鄉村,激發產業活力,增加群眾收入。(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譚欣)
老新鎮
擂鼓進軍千強鎮奮力打造示范區
2025年,老新鎮緊盯“沖刺千強鎮、打造示范區”的目標,以奮進之姿奪取“開門紅”。1至2月,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增長,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8億元,占全年任務的16.7%。
聚焦項目提質,點燃工業經濟“主引擎”。堅持招商引資“一號工程”,落實“6411”項目管理制度,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項目早日建成投產。開展幫扶、座談、招聘等活動,解決用地、融資難題。
聚焦“三農”提標,擦亮興村富民“金招牌”。逐步提升蝦稻產業面積,推廣“四季有蝦”種養模式,發展“蝦+稻+N”共作模式及特色農業種植,提升效益。守牢耕地保護紅線,推進農業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做強現代農業基礎支撐。堅持農產品深加工,發揮品牌競爭優勢,依托電商平臺,推廣本地特色產品。
聚焦幸福提檔,繪就城鄉融合“新畫卷”。完善路網結構,全面拉通潛南片區交通路網,實現全鎮四縱四橫主干道黑化路面全面貫通。全力推進鎮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進一步優化細化城鄉空間功能格局。優化城鄉功能,盤活閑置資產,豐富集鎮業態。(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譚欣)
周磯管理區
產業領跑強根基 城鄉融合啟新程
作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周磯管理區錨定潛江“千億突破、百強進位”目標,奮力沖刺年度“四個六”:招引項目6個、新增“四上”企業6家、稅收破6000萬元、固投入庫6億元。
在做強產業上打頭陣。聚力油地融合、生態食品、生物醫藥三大園區建設,推動16家重點企業春節“不打烊”,正月初八復工率達83%。引導潛半夏藥業、嘗香思等老企業技改擴規,煥發新活力。招引武金盟機電等高純材料企業,新興產業動能持續釋放。
在擴大有效投資上當先鋒。實施全員招商,專班服務優保障,1至2月新簽約億元項目1個,投資2.39億元的農發集團生態食品產業園等在建項目加速建設,8家企業納入“四上”企業培育庫,預計一季度可完成2家企業進規。
在建設和美鄉村上做示范。推進潛半夏組培繁育工廠、生姜脫毒快繁研發中心等特色農業,以3A級景區、2000畝綠城花海、省級鄉村旅游驛站串聯全域旅游鏈。深化“清潔家園”行動,強化強農惠農政策落實,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曹以成)
熊口鎮
三鏈融合強根基產業聚變樹標桿
2025年,熊口鎮聚力打造三產融合示范標桿,為潛江“千億突破、百強進位”注入強勁動能。
做強一產穩底盤。深耕8.5萬余畝蝦稻共作基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年計劃新增蝦稻田2000畝,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500人次。
做優二產激活力。支持華山科技擴建項目,甲殼素車間技改項目投產后可新增產值1億元。同步實施15萬噸生態蝦稻米加工項目,擦亮“趙腦鄉稻”“紅二中蝦稻”品牌。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培育服裝產業集群,形成多元產業矩陣。
做活三產促融合。投資1億元的大佰匯商貿綜合體一期已投運,二期將打造區域性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建設紅色美麗鄉村,串聯熊口村黨史館、紅軍街等文旅節點,開發趙腦農旅基地“花海長廊+農耕體驗”、馬場村“釣蝦騎馬”親子線路,構建“紅色教育+生態休閑”融合格局。
該鎮以主導產業提標擴面、新興產業提級擴能、優勢產業提質倍增為線索,強鏈條、保支撐、促融合,全力打造三產融合發展示范標桿。

聚力攀高樹新標奮力打造副中心
過去一年,廣華寺街道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實際、真抓實干,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全年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4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達9.6%。
2025年,廣華寺街道將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千億突破、百強進位”發展目標,干字當頭,實字為要,努力為潛江加快實現“千億突破、百強進位”貢獻廣華力量、展現廣華作為。
將以街道“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全力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強化精準調度,推進重點項目,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緊盯節點,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重點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達效;聚焦重點領域,實施精準招商,因地制宜開展針對性的招商;主動靠前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建立健全服務機制,落實專班包保,及時回應企業的合理訴求。全力推動城區風貌煥新升級,堅持戰略規劃引領,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完善交通路網體系。全力推動公共服務普惠共享,打造業態豐富的西城商貿中心、特色精品的石油文旅路線和層次完備的綜合養老體系。(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周瑩)
泰豐街道
凝心聚力勇前行爭當發展排頭兵
一直以來,泰豐街道秉承“四新泰豐”建設理念,持續抬升標桿,穩步向前。2024年,街道限上商貿銷售額20億元,稅收收入1.5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億元。
2025年,泰豐街道將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緊緊圍繞全市“千億突破、百強進位”發展目標,聚焦城市經濟發展主戰場、城鄉治理主陣地、加快發展主力軍三個工作目標,著力強信心、穩預期、促發展,跑好“第一棒”,爭當經濟發展建設排頭兵。
在產業發展上提量提質,深耕特色主導產業,以特色鮮明聚力商貿服務業擴容擴面發展,為加速“新型城鎮化”蓄勢添力;聚力農文旅融合,蓄力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培育消費新動能,更好地聚集人氣商氣、拉動消費增長。在項目服務上用心用力,著力優服務,全力保要素,力抓招商。在城鄉面貌上出新出彩,扎實推動城市更新提速,以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縱深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以整治“三堆兩垛”“三亂”為抓手,聚焦農村廁所、污水、垃圾治理,推動垃圾分類試點先行,全面常態化推進城鄉環境改善。(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周瑩)
后湖管理區
精準施策強產業點燃發展新引擎
2024年,后湖管理區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今年,后湖管理區將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細化舉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精準施策,點燃發展“新引擎”。高位推動產業強基工程,深入貫徹省“蝦十條”實施意見,全力支持潛網集團建設,鞏固全國小龍蝦鮮活貿易戰略樞紐地位。夯實產業空間載體,構建“養殖-加工-交易”一體化產業基地。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區域交通便利性和物流承載能力。
拓寬渠道,搭建合作“新平臺”。聚焦供應鏈思維,完善潛江小龍蝦供應鏈服務平臺功能模塊,動態更新各項服務信息。創新金融供給,破解融資難題,保障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深化數字賦能,提升協同效能,開發供應鏈智能調度系統,開展“潛江龍蝦”品牌全球營銷,實施“萬名新農人培育計劃”。
優化服務,提升工作“新效能”。選派“紅領書記”進企業,爭取各項惠企政策盡快落實;積極對接在談項目,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深化監管服務,筑牢產業發展根基。(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譚欣)
浩口鎮
錨定千強新目標開局奮進正當時
今年以來,浩口鎮錨定發展任務,搶抓發展機遇,加快實現千強鎮競技趕超、提質增效,全力以赴開好局、起好步。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做好工業強鎮文章。今年1至2月,浩口鎮工業產值達6300萬元,同比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等指標均增長,一季度新增規上工業企業兩家。
該鎮錨定產業提級聚合力,做優做強紡織服裝、綠色能源、木材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緊扣項目提速增動力,深化項目“6411”攻堅行動,建立“一項目一專班”服務機制,實施日跟進、周調度。聚焦服務提質激活力,持續優化全要素保障,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一季度兌現惠企資金408萬元。
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做好農業富鎮文章。夯實區域發展基礎支撐,水網路網、國道改擴建等工程穩步推進,爭取全域國土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提升農業生產綜合保障能力。促進特色農業富農增收,完善“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產機制,依托蝦稻共作、果蔬基地,帶動農戶增收與村集體增收。煥新集鎮鄉村內外形象,統籌美麗集鎮、和美鄉村建設規劃,營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宜居環境。(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譚欣)
龍灣鎮
聚力攻堅開新局 實干爭先促躍升
1至2月,龍灣鎮完成固定投資0.8億元,同比增長55.8%;完成工業總產值1.7億元,同比增長28.6%,新增“四上”企業2家。
激活產業新引擎。構建“初創孵化+小微扶持+規上培育”三級培育體系,開展“個轉企、企升規”行動,全年力爭新增6家“四上”企業。推動重點技改升級項目投產達效,規上工業總產值劍指15億元。與4家銀行達成融資協議,破解6家企業資金難題。搭建“企業-工人”雙向平臺,輸送技工130余人,保障12家企業100%復工。
厚植發展新優勢。聚焦新能源、現代農業、傳統服裝產業精準招商,重點對接4個在談項目,意向引資12.74億元。專班高質量服務兩大標桿工程、三大重點項目,助力簽約項目早開工、在建項目早投產,力爭全年落地項目7個以上,帶動固投突破9億元。
繪就宜居新畫卷。建成1500畝“四季有蝦”精養基地,整合60余家市場主體打造62畝農產品集散中心。依托現有資源開發考古研學旅游產品,大力推進民生工程。扎實開展“三無兩少”試點建設,創新“10分鐘”垃圾清運模式,擦亮荊楚文化特色小鎮名片。該鎮正以“開局沖刺”姿態,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潛江篇章的龍灣實踐。(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曹以成)
周磯街道
抬升標桿抓發展乘勢而上勇爭先
2024年,周磯街道凝神聚力抓發展,共有“四上”企業27家,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1.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4.78億元,入庫稅收達3.3億元。
2025年,周磯街道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新春第一會”、市三級干部會議精神,聚焦聚力支點建設,實施“九大工程”,乘勢而上、奮勇爭先,全力以赴為“千億突破、百強進位”作貢獻、建新功。
在經濟發展上爭先進位,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挖掘存量企業增量,對重點行業和企業精準監測調度。項目建引上爭先進位,落實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確保重點項目按時開工投產;服務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招引盤活閑置資產。優化環境上爭先進位,深化為企服務“敲門行動”,配備專員精準服務,強化政銀企協同,緩解企業用工壓力,保障企業合法權益。鄉村振興上爭先進位,以工業化思維提升鄉村產業水平,壯大特色產業,推廣農文旅融合新模式;更大力度推進“清潔家園”,以共建共治理念強化人居環境整治,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周瑩)
高場街道
務實篤行謀發展蓄力奮戰“開門紅”
高場街道立足資源稟賦,精耕細作蝦稻產業,形成集良種繁育、蝦稻加工、科教研學于一體的蝦稻全產業鏈條。
今年以來,高場街道以務實奮進、全力沖刺的姿態,迎來開門紅。1至2月,規上工業總產值1.78億元,同比增長18.01%;累計完成限上商貿銷售額4200萬元,同比增長88.7%。
抓招商,奮力引活水。通過外出招商、主動上門、持續跟蹤等舉措,總體招商成效顯著,為全年經濟發展引來涓涓活水。
抓項目,全力促投產。推行“一個項目一套專班,全程服務一抓到底”模式,全力以赴保障項目高效有序推進,確保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
抓三農,聚力建新村。截至目前,已累計整合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5200余萬元,實施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戰略。2025年將落實好5000萬元美麗鄉村示范區建設項目,整合多方資源,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扮靚美麗鄉村,激發產業活力,增加群眾收入。(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譚欣)
老新鎮
擂鼓進軍千強鎮奮力打造示范區
2025年,老新鎮緊盯“沖刺千強鎮、打造示范區”的目標,以奮進之姿奪取“開門紅”。1至2月,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增長,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8億元,占全年任務的16.7%。
聚焦項目提質,點燃工業經濟“主引擎”。堅持招商引資“一號工程”,落實“6411”項目管理制度,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項目早日建成投產。開展幫扶、座談、招聘等活動,解決用地、融資難題。
聚焦“三農”提標,擦亮興村富民“金招牌”。逐步提升蝦稻產業面積,推廣“四季有蝦”種養模式,發展“蝦+稻+N”共作模式及特色農業種植,提升效益。守牢耕地保護紅線,推進農業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做強現代農業基礎支撐。堅持農產品深加工,發揮品牌競爭優勢,依托電商平臺,推廣本地特色產品。
聚焦幸福提檔,繪就城鄉融合“新畫卷”。完善路網結構,全面拉通潛南片區交通路網,實現全鎮四縱四橫主干道黑化路面全面貫通。全力推進鎮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進一步優化細化城鄉空間功能格局。優化城鄉功能,盤活閑置資產,豐富集鎮業態。(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譚欣)
周磯管理區
產業領跑強根基 城鄉融合啟新程
作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周磯管理區錨定潛江“千億突破、百強進位”目標,奮力沖刺年度“四個六”:招引項目6個、新增“四上”企業6家、稅收破6000萬元、固投入庫6億元。
在做強產業上打頭陣。聚力油地融合、生態食品、生物醫藥三大園區建設,推動16家重點企業春節“不打烊”,正月初八復工率達83%。引導潛半夏藥業、嘗香思等老企業技改擴規,煥發新活力。招引武金盟機電等高純材料企業,新興產業動能持續釋放。
在擴大有效投資上當先鋒。實施全員招商,專班服務優保障,1至2月新簽約億元項目1個,投資2.39億元的農發集團生態食品產業園等在建項目加速建設,8家企業納入“四上”企業培育庫,預計一季度可完成2家企業進規。
在建設和美鄉村上做示范。推進潛半夏組培繁育工廠、生姜脫毒快繁研發中心等特色農業,以3A級景區、2000畝綠城花海、省級鄉村旅游驛站串聯全域旅游鏈。深化“清潔家園”行動,強化強農惠農政策落實,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曹以成)
熊口鎮
三鏈融合強根基產業聚變樹標桿
2025年,熊口鎮聚力打造三產融合示范標桿,為潛江“千億突破、百強進位”注入強勁動能。
做強一產穩底盤。深耕8.5萬余畝蝦稻共作基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年計劃新增蝦稻田2000畝,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500人次。
做優二產激活力。支持華山科技擴建項目,甲殼素車間技改項目投產后可新增產值1億元。同步實施15萬噸生態蝦稻米加工項目,擦亮“趙腦鄉稻”“紅二中蝦稻”品牌。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培育服裝產業集群,形成多元產業矩陣。
做活三產促融合。投資1億元的大佰匯商貿綜合體一期已投運,二期將打造區域性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建設紅色美麗鄉村,串聯熊口村黨史館、紅軍街等文旅節點,開發趙腦農旅基地“花海長廊+農耕體驗”、馬場村“釣蝦騎馬”親子線路,構建“紅色教育+生態休閑”融合格局。
該鎮以主導產業提標擴面、新興產業提級擴能、優勢產業提質倍增為線索,強鏈條、保支撐、促融合,全力打造三產融合發展示范標桿。
2025-03-17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