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青龍:土地流轉謀發展 龍蝦領航促共富
暮春時節,走進龍灣鎮鄭家湖村可以看到,新村樓房整齊排列,柏油馬路綠樹成蔭,千畝稻田泛起層層綠浪,一幅生機勃勃的美麗鄉村畫卷令人心曠神怡。誰能想到,這里曾是市級重點貧困村,而這場美麗蝶變,離不開2025年全國勞動模范——龍灣鎮鄭家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青龍。
“前段時間刮大風,把這棵樹吹倒了,這樣影響美觀,要抓緊組織人員來清理……”近日,鄭青龍在村里巡查時,發現一處倒伏樹木,隨即安排人員處理。這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時刻用雙腳丈量著家鄉的每一寸土地,用行動踐行著鄉村振興的使命。
2000年,退伍后的鄭青龍在外地從事水果批發生意,年收入頗為可觀。但他始終記掛著鄉親們湊錢送他參軍的恩情。2008年,鄭青龍毅然回到鄭家湖村,決心反哺家鄉。
彼時的鄭家湖村主要種植棉花、水稻等傳統作物,地勢低洼導致農田常年澇災,久而久之,“望天收”的低洼田成了成片的撂荒地。
“土地是村里最大的資源,土地‘轉’起來,經濟才能‘活’起來。”鄭青龍決心在土地流轉上做文章。他帶領村“兩委”走訪調研,外出取經,推動土地流轉。
面對重重困難,他召開數次黨員大會和村民會議,調解多起土地糾紛,最終成功整合近3000畝土地,引入4家涉農企業入駐,村民不僅能收租金,還能在企業務工,實現農戶、村集體和市場主體三方共贏。
鄭青龍還是村里小龍蝦養殖的“領路人”。剛回鄉時,他承包了35畝撂荒多年、種啥沒啥的“和尚地”養殖小龍蝦。
“最早的時候,村民不是很愿意跟著我們養殖小龍蝦,怕賺不到錢。”鄭青龍說,當第一批小龍蝦豐收時,不少村民也躍躍欲試。他成立了潛江市肩并肩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將黨小組建在基地,28名黨員每人結對幫扶5戶農戶,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打通市場渠道,實現黨員群眾共同富裕。
“這兩天龍蝦行情不錯吧!”
“還可以呢,我們龍蝦上市早,今年已經回本了。”
村民鄭繼超以前種植傳統農作物,2019年在鄭青龍的幫助下,他返租倒包了80多畝蝦稻田,成了村里的養蝦能手。如今,鄭家湖村“蝦稻共作”面積達6240畝,年創產值5000萬元,畝均增收6000元至8000元。
除了發展產業,鄭青龍還致力于改善村容村貌。他引導村民主動拆除豬圈、牛圈、旱廁,種植庭院綠化樹,修建家庭小花園;推動民房荊楚風格改造,建設口袋公園、鄉村大舞臺等設施,打造出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水清岸綠景美的田園風光。
依托村內“天下第一臺”章華臺的優勢,鄭青龍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休閑旅游,著力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培育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產業,鄭家湖村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湖北省產業融合發展示范試點村”等榮譽。
鄭青龍告訴記者,將永葆軍人本色,以黨建為引領,持續探索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貢獻更多力量,帶領村民描繪更加絢爛的幸福圖景。

2000年,退伍后的鄭青龍在外地從事水果批發生意,年收入頗為可觀。但他始終記掛著鄉親們湊錢送他參軍的恩情。2008年,鄭青龍毅然回到鄭家湖村,決心反哺家鄉。
彼時的鄭家湖村主要種植棉花、水稻等傳統作物,地勢低洼導致農田常年澇災,久而久之,“望天收”的低洼田成了成片的撂荒地。
“土地是村里最大的資源,土地‘轉’起來,經濟才能‘活’起來。”鄭青龍決心在土地流轉上做文章。他帶領村“兩委”走訪調研,外出取經,推動土地流轉。
面對重重困難,他召開數次黨員大會和村民會議,調解多起土地糾紛,最終成功整合近3000畝土地,引入4家涉農企業入駐,村民不僅能收租金,還能在企業務工,實現農戶、村集體和市場主體三方共贏。
鄭青龍還是村里小龍蝦養殖的“領路人”。剛回鄉時,他承包了35畝撂荒多年、種啥沒啥的“和尚地”養殖小龍蝦。
“最早的時候,村民不是很愿意跟著我們養殖小龍蝦,怕賺不到錢。”鄭青龍說,當第一批小龍蝦豐收時,不少村民也躍躍欲試。他成立了潛江市肩并肩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將黨小組建在基地,28名黨員每人結對幫扶5戶農戶,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打通市場渠道,實現黨員群眾共同富裕。
“這兩天龍蝦行情不錯吧!”
“還可以呢,我們龍蝦上市早,今年已經回本了。”
村民鄭繼超以前種植傳統農作物,2019年在鄭青龍的幫助下,他返租倒包了80多畝蝦稻田,成了村里的養蝦能手。如今,鄭家湖村“蝦稻共作”面積達6240畝,年創產值5000萬元,畝均增收6000元至8000元。
除了發展產業,鄭青龍還致力于改善村容村貌。他引導村民主動拆除豬圈、牛圈、旱廁,種植庭院綠化樹,修建家庭小花園;推動民房荊楚風格改造,建設口袋公園、鄉村大舞臺等設施,打造出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水清岸綠景美的田園風光。
依托村內“天下第一臺”章華臺的優勢,鄭青龍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休閑旅游,著力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培育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產業,鄭家湖村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湖北省產業融合發展示范試點村”等榮譽。
鄭青龍告訴記者,將永葆軍人本色,以黨建為引領,持續探索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貢獻更多力量,帶領村民描繪更加絢爛的幸福圖景。
2025-04-28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