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高臺舞獅
潛江高臺舞獅是流行在潛江市浩口鎮、竹根灘、熊口鎮一帶的傳統習俗。潛江鄉民古有習武之風,之后有了獅子舞表演,并從地獅舞發展到高臺舞,屬“北獅”系。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舞蹈類項目。
相傳獅子舞祖師為晉代光武夫子。隋唐時瓦崗軍聚義,按十三太保規矩,搭臺逢單不逢雙,取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層為標高,以東北向為宜。
舞獅有一些特定的禁忌和祭祀儀式。舞獅人在活動期間要戒酒色,不熬夜,不著白衣。舞獅前一天要到寺廟和土地廟敬香祭拜,活動結束還要頂著獅皮回寺廟叩首謝皮。
舞獅搭臺頗有講究。先定位。一是選位置,地面以平整結實為標準;二是定方向,根據南午北子的方位說法,正南北有煞風,取南北偏西為正向,桌縫不對正向(江湖稱縫對東西方向而不對人)。次測水平。在桌子上平放一碗水,來測桌子的水平度。用方桌搭臺時,還在桌下放一個盆子和一把刀劍,稱為“治煞”,以示辟邪;桌面四角接榫處,以草紙浸泡鹽水,墊于桌腳,保持桌面與桌腳的平衡。
搭臺取單數,大方桌為一張,上面加一張小桌為半張,遂有三張半,五張半,七張半,九張半之說,以十三張半封頂,搭為荷花臺、蓮蓬臺等造型。
潛江高臺獅舞套路是大字門,招式有西天望月,蛤蟆曬肚,四腳踏雪,倒掛金鉤,白蛇吐箭,鐵樹開花,偷梁換柱等等,花樣繁多。伴奏樂器有四件或五件說,以鑼、鼓、鈸為主,佐以口哨,起助威加油,渲染氣氛作用。演出時根據情景場合要求安排表演花樣,如祝壽則以八仙拜壽花式出演,婚慶則突出喜慶動作,還有麒麟送子,玩地場子爬臺等古老表演形式。表達美好愿景、祈福辟邪,是潛江當地人民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

舞獅有一些特定的禁忌和祭祀儀式。舞獅人在活動期間要戒酒色,不熬夜,不著白衣。舞獅前一天要到寺廟和土地廟敬香祭拜,活動結束還要頂著獅皮回寺廟叩首謝皮。
舞獅搭臺頗有講究。先定位。一是選位置,地面以平整結實為標準;二是定方向,根據南午北子的方位說法,正南北有煞風,取南北偏西為正向,桌縫不對正向(江湖稱縫對東西方向而不對人)。次測水平。在桌子上平放一碗水,來測桌子的水平度。用方桌搭臺時,還在桌下放一個盆子和一把刀劍,稱為“治煞”,以示辟邪;桌面四角接榫處,以草紙浸泡鹽水,墊于桌腳,保持桌面與桌腳的平衡。
搭臺取單數,大方桌為一張,上面加一張小桌為半張,遂有三張半,五張半,七張半,九張半之說,以十三張半封頂,搭為荷花臺、蓮蓬臺等造型。
潛江高臺獅舞套路是大字門,招式有西天望月,蛤蟆曬肚,四腳踏雪,倒掛金鉤,白蛇吐箭,鐵樹開花,偷梁換柱等等,花樣繁多。伴奏樂器有四件或五件說,以鑼、鼓、鈸為主,佐以口哨,起助威加油,渲染氣氛作用。演出時根據情景場合要求安排表演花樣,如祝壽則以八仙拜壽花式出演,婚慶則突出喜慶動作,還有麒麟送子,玩地場子爬臺等古老表演形式。表達美好愿景、祈福辟邪,是潛江當地人民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
2025-02-15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