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家中外媒體鏡頭為何對準湖北
3月6日,北京,媒體聚光燈對準湖北代表團。
上午9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并向中外媒體開放。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鳳凰衛視、俄新社等77家中外媒體,聚焦湖北代表團“媒體開放日”。
從支點建設到做強產業,從科技創新到鄉村振興……記者們對湖北高質量發展格外關注,一個個問題接連拋出。
湖北代表團舉行的開放團組活動,為什么會吸引這么多中外記者?他們對湖北有怎樣的印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了部分參會記者。
荊楚文創產品“火出圈”
上午8時不到,不少中外媒體記者早早來到湖北代表團駐地。
會場內緊鑼密鼓,記者們扛著“長槍短炮”,尋找最佳機位。會場外熱火朝天,展臺上的省情手冊、文創產品引來記者們駐足拍照。
黃鶴樓夜光冰箱貼、樓櫻映彩-金屬手持鏡、武當山香爐書簽等具有荊楚特色的文創產品“火出圈”,成了記者們爭相擁有的寵兒。
“黃鶴樓、櫻花、武當山這些荊楚名片,讓大家第一時間了解湖北、記住湖北。圖文并茂的省情手冊,更加直觀地介紹了湖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中國日報記者歐陽詩嘉說。
歐陽詩嘉是湖北黃岡人,從2018年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報道以來,每年重點關注湖北代表團。
“湖北的醫藥產業、制造業一直備受矚目。聽了代表們的發言,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湖北在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等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統籌協調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湖北加速前進。”歐陽詩嘉說。
發言中,黃立、閆大鵬、熊濤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都提到了科技創新。
“代表們的發言洋溢著對科創成果的自信與自豪,這讓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為家鄉點贊!”歐陽詩嘉說,她將持續關注湖北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期待通過她的筆觸將家鄉更多的科研成果告訴全世界。
科技感未來感“撲面來”
“在新聞報道中,湖北總是與‘經濟強省’這個詞相伴出現。因此,我非常關注湖北的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
俄羅斯新聞社記者阿列克謝早早趕到會場,參加湖北代表團開放日。這次,他希望通過開放日進一步了解湖北在高質量發展中有哪些成功經驗。
“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涌現許多優秀企業。我想請一位企業家代表介紹企業發展故事、分享成功經驗。”會上,他踴躍舉手提問。
事實上,這不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湖北。兩年前,他曾到湖北出差,武漢、宜昌、潛江都留下了足跡。
“湖北高新企業多、科技含量高,有無人機、有軌電車,還有現在特別火的自動駕駛,都在湖北率先出現,這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期待湖北的明天越來越好。
問答環節,9位回答記者提問的人大代表中,科技型領軍企業家就占2位。
“打造‘共享飛機+共享機場’的全新分布式航空模式,讓大家想什么時候飛就什么時候飛,想飛哪里就飛哪里!”
“光谷還誕生了國產數據庫、中國電競、交互式AI等新興產業的‘全國第一股’。”
一個個“黑科技”消息,一個個未來感十足的成果,讓會場持續沸騰。
“讓湖北經驗亮相全國”
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的資深記者阿斯加爾,今年又來湖北團開放日了!
從2017年來到中國,他已經連續8年參加全國兩會報道,連續2年參加湖北團開放日。
持續關注湖北、看好湖北。他說,兩會是觀察和研究中國發展的重要窗口,在開放日活動現場聆聽湖北的發展故事、未來藍圖,令人印象深刻、收獲滿滿。
科技日報記者吳純新也將鏡頭和筆墨聚焦湖北。會上,持續筑牢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三根支柱”引起他的關注。
他說,增強先進技術供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金協同創新,這都將極大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
“作為科技領域的行業媒體,我們將進一步挖掘湖北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中的探索,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借鑒,讓湖北經驗亮相全國。”吳純新說。
持續近一個小時的交流,不少記者全程站著聽完;還有外媒記者自帶同聲傳譯設備;在主持人宣布開放日結束后,沒有得到提問機會的記者,繼續圍攏到代表身邊,這是一個開放的湖北,有著講不完的春天故事!
上午9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并向中外媒體開放。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鳳凰衛視、俄新社等77家中外媒體,聚焦湖北代表團“媒體開放日”。

湖北代表團舉行的開放團組活動,為什么會吸引這么多中外記者?他們對湖北有怎樣的印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了部分參會記者。
荊楚文創產品“火出圈”
上午8時不到,不少中外媒體記者早早來到湖北代表團駐地。
會場內緊鑼密鼓,記者們扛著“長槍短炮”,尋找最佳機位。會場外熱火朝天,展臺上的省情手冊、文創產品引來記者們駐足拍照。
黃鶴樓夜光冰箱貼、樓櫻映彩-金屬手持鏡、武當山香爐書簽等具有荊楚特色的文創產品“火出圈”,成了記者們爭相擁有的寵兒。
“黃鶴樓、櫻花、武當山這些荊楚名片,讓大家第一時間了解湖北、記住湖北。圖文并茂的省情手冊,更加直觀地介紹了湖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中國日報記者歐陽詩嘉說。
歐陽詩嘉是湖北黃岡人,從2018年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報道以來,每年重點關注湖北代表團。
“湖北的醫藥產業、制造業一直備受矚目。聽了代表們的發言,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湖北在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等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統籌協調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湖北加速前進。”歐陽詩嘉說。
發言中,黃立、閆大鵬、熊濤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都提到了科技創新。
“代表們的發言洋溢著對科創成果的自信與自豪,這讓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為家鄉點贊!”歐陽詩嘉說,她將持續關注湖北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期待通過她的筆觸將家鄉更多的科研成果告訴全世界。
科技感未來感“撲面來”
“在新聞報道中,湖北總是與‘經濟強省’這個詞相伴出現。因此,我非常關注湖北的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
俄羅斯新聞社記者阿列克謝早早趕到會場,參加湖北代表團開放日。這次,他希望通過開放日進一步了解湖北在高質量發展中有哪些成功經驗。
“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涌現許多優秀企業。我想請一位企業家代表介紹企業發展故事、分享成功經驗。”會上,他踴躍舉手提問。
事實上,這不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湖北。兩年前,他曾到湖北出差,武漢、宜昌、潛江都留下了足跡。
“湖北高新企業多、科技含量高,有無人機、有軌電車,還有現在特別火的自動駕駛,都在湖北率先出現,這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期待湖北的明天越來越好。
問答環節,9位回答記者提問的人大代表中,科技型領軍企業家就占2位。
“打造‘共享飛機+共享機場’的全新分布式航空模式,讓大家想什么時候飛就什么時候飛,想飛哪里就飛哪里!”
“光谷還誕生了國產數據庫、中國電競、交互式AI等新興產業的‘全國第一股’。”
一個個“黑科技”消息,一個個未來感十足的成果,讓會場持續沸騰。
“讓湖北經驗亮相全國”
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的資深記者阿斯加爾,今年又來湖北團開放日了!
從2017年來到中國,他已經連續8年參加全國兩會報道,連續2年參加湖北團開放日。
持續關注湖北、看好湖北。他說,兩會是觀察和研究中國發展的重要窗口,在開放日活動現場聆聽湖北的發展故事、未來藍圖,令人印象深刻、收獲滿滿。
科技日報記者吳純新也將鏡頭和筆墨聚焦湖北。會上,持續筑牢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三根支柱”引起他的關注。
他說,增強先進技術供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金協同創新,這都將極大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
“作為科技領域的行業媒體,我們將進一步挖掘湖北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中的探索,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借鑒,讓湖北經驗亮相全國。”吳純新說。
持續近一個小時的交流,不少記者全程站著聽完;還有外媒記者自帶同聲傳譯設備;在主持人宣布開放日結束后,沒有得到提問機會的記者,繼續圍攏到代表身邊,這是一個開放的湖北,有著講不完的春天故事!
2025-03-07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